助聽器外觀介紹 聆康助聽器 碳纖維Mini(超微)系列 牡丹Mini(超微)系列 碳纖維Nova系列 牡丹Nova系列 碳纖維9T系列 牡丹9T系列 助聽器品牌介紹 貝爾通助聽器 傳曲 IMP 系列 摯聯(lián) RLY 系列 傳揚 AMZ 系列 傳唱 BBU 系列 奧德聲助聽器 皇冠G5系列 爵士Mood G5系列 爵士Rixx G5系列 騎士G5系列 金王子系列 雪公主系列 瑞聲達助聽器 聆客2 LS 系列 恩雅 EY 系列 悅鶯 VE 系列 智高 Up Smart 系列 峰力助聽器 倫巴·威 Virto V 系列 芭蕾·威 Bolero V 系列 桑巴·夢 Tao Q 系列 探戈·夢 Baseo Q 系列 兒童助聽器 老年助聽器
帶上助聽器就能聽見了么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無論價格再高,性能再好。按照現(xiàn)有的科技水平目前還沒有能夠100%接收所有音源的助聽器出現(xiàn)。目前各大助聽器品牌的專攻區(qū)域主要為:言語辨識力,臨場辨別力。這是我多年試聽,試戴總結出的經驗,無論是唯聽,鋒力,奧迪康還是瑞聲達,各大品牌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臨場環(huán)境的辨識力和言語放大的清晰度。正常人耳的可聽頻率范圍 20 - 20000HZ, 但以我現(xiàn)在佩戴的型號為例, 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言語辨識力,在正常的范圍和距離內,我基本上能聽清80-90%的交流,但是在這個范圍內,我聽不到空調出風口的呼呼聲 (正常人可以聽到), 我可能聽不清隔壁談話的內容 (正常人可以聽清) 我聽不到物體碰撞的聲音 (正常人可以聽到)。注意,所有的前提都是 “正常人可以聽到/聽清”這并非是助聽器本身的缺陷,實際上可能是廠家有意為之,因為除了真正意義上你想聽的交流聲,其他的音源顯得并不那么重要,這一點在高尖端的助聽器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它這么處理為的是能讓患者將更多的注意力專注在言語交流上。有時候你聽到的聲音,并非就是現(xiàn)實中發(fā)出的那樣,比如鈴鐺聲,在正常人聽來它是清脆的,但是經過助聽器的處理放大,它可能就顯得不那么“清脆”,甚至完全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