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可以抑制耳鳴嗎
耳鳴是累及聽覺系統的許多疾病不同病理變化的結果,病因復雜,機制不清,主要表現為無相應的外界聲源或電刺激,而主觀上在耳內或顱內有聲音感覺。在臨床上它既是許多疾病的伴發癥狀,也是一些嚴重疾病的首發癥狀(如聽神經瘤)。耳鳴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疾病,患病人群廣泛分布在老年以及青年中,據統計,約20%的人群正在經受耳鳴的困擾,60歲以上人群耳鳴發病率高達30%,80%以上的耳鳴病例與聽力改變有關,其他可以導致耳鳴的疾病包括頭頸部創傷、全身的代謝和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少數耳鳴病例沒有明確病因。
與臨床疾病有關的耳鳴癥狀,通常會隨相關疾病的治愈而消失,一般不會長期困擾患者。臨床上需要專門治療的耳鳴,通常為無明確病因或原發病因難以治愈且存在時間超過半年的慢性耳鳴。慢性耳鳴常見于感音神經性聾,以及某些遷延不愈的慢性疾病。
目前,耳鳴非藥物治療主要有兩種:
1、耳鳴習服治療,即不改變耳鳴,而改變耳鳴患者對其耳鳴的反應和態度,心理咨詢等,調整患者的心態,情緒,從而減輕耳鳴所帶來的煩擾。但因治療時間長且價格昂貴,故在臨床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2、耳鳴掩蔽治療,也稱為耳鳴聲音療法,目的是利用外界的聲音來抑制耳蝸或聽神經的自 發性興奮增強的活動。聽力下降伴耳鳴患者戴上助聽器即是應用了這個原理,即放大了周圍的聲音,患者對自己耳鳴的感受程度下降。
單純的耳鳴患者往往在安靜的情況下感覺耳鳴加重,但在外面較吵的情況下確不覺得,是因為外周的環境噪聲對耳鳴有掩蔽作用。伴有聽力下降的耳鳴患者,環境噪聲對耳鳴的掩蔽作用明顯減弱,因此耳鳴的感覺更加突出。這就是為什么老年人耳鳴的發病率居高不下。
耳鳴患者配戴助聽器后,適當放大背景噪聲(如關閉降噪功能/增加低頻增益;或在耳鳴匹配的頻段增加相應通道增益;或增加稍低的頻段增益向上掩蔽),則助聽器就能起到掩蔽治療的作用。
很多患者為雙側耳鳴,并且雙側耳鳴均為同一頻率,由于外周的聽覺通路有嚴格的頻率分布,雙側外周聽覺通路同時在同一部位發生病變的概率極低,所以雙側同一頻率的耳鳴幾乎都是中樞性耳鳴。而雙側耳鳴患者若只佩戴一側助聽器,往往只對同側的耳鳴產生抑制效應,而對于對側耳鳴大多無效,這個現象與聽覺剝奪現象一致。因此,雙側聽力下降伴有雙側耳鳴,最好雙側佩戴助聽器,這樣不僅能克服聽覺剝奪現象,更能有效抑制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