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耳蝸多少錢-電子耳蝸價格
人工耳蝸從功能上講是一種神經補償系統,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腦機接口的初級階段(不能直接與大腦,但是可以與人體感知系統進行數據交換),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人造官能。從技術含量和社會意義上來講,幾個主要貢獻者也是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這樣一個劃時代的發明,擁有高昂的價格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工耳蝸從研發到植入,主要成本可以分為,研發,生產和銷售三個方面。人工耳蝸涉及到的學科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神經科學,認知科學,電子電路,生物醫學工程,信號處理,材料科學,臨床醫學等等,所以一個完整的人工耳蝸的研發團隊必然要涵蓋各個領域的專家(基本都要是國家級專家或者名校博士級別的),還要有了解整個系統體系的專家進行統籌領導,從這點來說世界上就沒有多少國家可以做到。而這樣一個團隊肯定是不便宜的,因此耳蝸的研發成本,尤其是在初期,是很高的。然后是生產制造成本。人工耳蝸分為體外和體內兩個部分。對于體外機來說,省電,耐用,防水等都是重要的質量指標。這就對電池,連接線,體外機外殼等所有配件和制造工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體內的植入體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是要永久(追求的目標)植入病人體內的,所以對密封,安全,生物兼容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很多材料(線圈電極絲等)也是使用的貴金屬,基本上可以說是用很昂貴的工藝打造很昂貴的原材料,所以成本可想而知。而這些大多數原材料也都是要國際上最頂尖的供應商才有能力提供。最后是銷售成本。人工耳蝸的零售途徑主要是各大醫院,其中最主要的又是三甲醫院的主任級醫師。
一款新的人工耳蝸產品,從誕生,到免費贈送,到有人愿意使用,再到形成口碑,最后到徹底打開市場,期間要花費的明的暗的銷售成本也是巨大的。綜上,人工耳蝸具有現在的價格幾乎是必然的。當然,隨著技術的成熟,更多生產商的加入,人工耳蝸價格的降低,讓更多的人可以使用,是一定會實現的。